본문 바로가기
  • Home

The verse in response to Tang dynasty poetry by Park Taesoon in The Late Joseon dynasty ― focused on a verse in response to Dufu(杜甫) and Lishangyin(李商隱)

양은선 1

1고려대학교

Accredited

ABSTRACT

本論文通過對朝鮮文人朴泰淳一系列“仿唐”作品的考察來分析了這位詩人對唐詩的接納程度。 和韻詩是一種有代表性的“仿古”文學樣式。 朴泰淳對唐詩的和韻詩有如下幾個特徵:第一, 朴泰淳詩作模仿的對象以杜甫和李商隱的詩為主, 一共有15篇36首。 第二, 他最關心的就是杜甫的五言律詩和李商隱的五言律詩、 五言排律、 七言律詩等比較多樣的體裁。 在和韻詩的方法中他使用了次韻的方法, 並且和韻詩都是詠物詩。 這是因爲朴泰淳不僅要表示對杜甫和李商隱的尊重, 也他爲了追求藝術成就和詩學造詣的一種心理作用。 第三, 他在作和韻詩時, 一方面保留著原作的意味, 另一方面進行了對詩語或者詩中出現的主要角色的改變。 他使用這種方法得到了與原作保持著一定距離的效果。 第四, 他有時擴張了原作的意味, 有時進行了原作意味的變形。 總而言之, 可說朴泰淳的對唐詩和韻詩不僅僅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取得了自己獨特的文學成就。

Citation status

* References for papers published after 2023 are currently being bui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