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ART001112506},
author={Baek, Kwang Joon},
title={桐城派의 講學 傳統},
journal={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ssn={1225-083X},
year={2005},
number={45},
pages={413-436}
TY - JOUR
AU - Baek, Kwang Joon
TI - 桐城派의 講學 傳統
JO -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Y - 2005
VL - null
IS - 45
PB - Chinese Literary Society Of Yeong Nam
SP - 413
EP - 436
SN - 1225-083X
AB - 桐城派的諸多人士有自己的生涯中把大部分時間和心血投入講學方面。因此, 他們的文學理論和學術態度都反映着講學活動中所累積的成果和經驗。首先,考慮一下其講學和文學理論的關系。義法論可謂是代表他們的文學理論,自從該派的祖師爺方苞提出了以后,經過姚鼐、曾國藩等的修正持續發展。我們要注意的是,方苞雖然提出‘義’和‘法’,而具體運用時,主要偏重于‘法’,卽是作文方面。這樣的看法也見于劉大櫆的思路,這顯示出他們致力于將作文的秘訣亮出,進而試圖理論化。不過,這自然引起了人們的强烈批評,是因爲傳統讀書人歷來習慣了‘道可道,非常道’的觀念,無法理解桐城派的思路。但桐城派對此表明寧可說出自己所得意的,幇助人家了解,不愿置‘蒙昧的人’而不顧。從中容易看出,敎師的基本素養,這可一定程度上從長期的講學經歷培養出來的。“因聲求气”的治學方法也是爲了學文而提倡的,要學生通過自己朗誦古文,體悟其中的作文秘訣。他們不僅努力梳理出作文理論,而且給學生提示以其實踐方法,也呈現出他們講學上非常扎實的基本功。這不止于此,他們在從事學術時非常講究評点。評点的治學方法也跟義法論似的面臨‘道不可道’的批評,而他們駁之以敎育效果,卽這樣的方法爲初學确有好處。同時,講學活動自然引起他們注重敎材,姚鼐的≪古文辭類纂≫就是代表桐城派的一部敎材,這至今仍在受到人們的歡迎,使我們知道他們在準備敎材時所下的功夫。
至于講學活動,桐城派運用如上的本事在實際講學上發揮了作爲敎師的卓越能力,尤其是賀濤甚至不嫌滑稽、說書等方式從事講學。與此同時,他們平時不疏忽互相琢磨,其活躍的討論文化表現不斷鉆硏自己學問的老師資質。
卽使處于巨變時期,如上講學本領使他們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吳汝綸目睹書院改成學堂就不知所措了,而不久被張尙書任以大學堂總敎習,從容地按照自己的意見去構想敎育方針,主要凝聚于人才培養,同時每常從實用的角度樹立政策。除此之外,還甚爲重視敎師的作用,他提倡吸收西學時,特爲注意良師如何養成和拔擢,進而及時充足學堂的需要。我們應該說這些看法不只是他一个人的看法,他們雖然是傳統文人,然而其講學經驗以及思路却也足以在新時代發揮重大貢獻,是難能可貴的。
KW -
DO -
UR -
ER -
Baek, Kwang Joon. (2005). 桐城派의 講學 傳統.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45, 413-436.
Baek, Kwang Joon. 2005, "桐城派의 講學 傳統",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o.45, pp.413-436.
Baek, Kwang Joon "桐城派의 講學 傳統"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45 pp.413-436 (2005) : 413.
Baek, Kwang Joon. 桐城派의 講學 傳統. 2005; 45 : 413-436.
Baek, Kwang Joon. "桐城派의 講學 傳統"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o.45(2005) : 413-436.
Baek, Kwang Joon. 桐城派의 講學 傳統.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45, 413-436.
Baek, Kwang Joon. 桐城派의 講學 傳統.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005; 45 413-436.
Baek, Kwang Joon. 桐城派의 講學 傳統. 2005; 45 : 413-436.
Baek, Kwang Joon. "桐城派의 講學 傳統"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o.45(2005) : 4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