본문 바로가기
  • Home

<九歌>의 담화 구조

Sung-Ho Sim 1

1위덕대학교

Accredited

ABSTRACT

<九歌>本來是一種祭神巫歌,經過文人屈原的修改變成爲11篇抒情詩. 因此, 它里面兼有巫歌和抒情詩的特點. 本文對巫歌<九歌>和抒情詩<九歌>的對話體系作了如下的分析硏究: 巫歌的一系列群衆→巫→神→聽衆的過程成爲抒情詩的一系列詩人→話者→聽者→讀者的過程. 巫歌的巫和神就是抒情詩里面的話者和聽者. 祭巫的類型分爲獨巫、扮神巫、衆巫, 抒情詩的話者也就分爲三種, 神巫的類型分爲三種, 抒情詩的聽者也就分爲三種. 根據三種話者和三種聽者的結合方式來分析<九歌>, 會得到四種對話類型: 獨白性對話、虛構性對話、劇性對話、客觀性對話. 獨白性對話是只見話者而不見聽者, 結果抒情自我就對自我說話, 是常見的抒情形式. 虛構性對話是由扮神巫唱巫歌的, 可見於<湘君>、<湘夫人>、<山鬼>等三篇, 很有利於超現實或浪漫的內容. 劇性對話是由祭巫和神巫一起進行對話, 可見於<大司命>、<東君>、<河伯>等三篇. 實際上祭巫和神巫都向聽衆說話了. 客觀性對話是由衆巫唱巫歌, 只見於<禮魂>一篇, 是一種很適合話者和聽者不出現的抒情詩類型.

Citation status

* References for papers published after 2023 are currently being bui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