본문 바로가기
  • Home

A Politics & Literature on Wang Anshi and Su Shi

  • The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al Studies
  • 2009, (15), pp.327-357
  • DOI : 10.18212/cccs.2009..15.019
  • Publisher : The Society For Chinese Cultural Studies
  • Research Area : Humanities >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Chinese Literature > Chinese Culture

Oh, Heon-Pil 1

1덕성여자대학교

Candidate

ABSTRACT

王安石和蘇軾都是北宋朝著名的政治家, 同時也是傑出的文學家. 在新法派燈臺, 王安石大張旗鼓地進行新法時, 蘇軾連接上書反對新法. 由於一方面蘇軾對於新法的激烈批評, 無形中助長了保守派的聲勢, 一方面新法之始, 輿論紛然. 王安石對於反對意見也不暇一一詳察和辨析, 只好義無反顧地奮力推行. 蘇軾對新法基本採取了三種態度, 一乃拒不執行不便之法, 二乃推行便民有利之法, 三乃以詩文諷諭新法之失. 蘇軾還只是針對新法及其弊端進行一些公開的批評和指責, 幷未對王安石惡毒之進行人身攻擊. 蘇軾有〈湖州謝表〉, 其中有數語刺痛了當時的‘新進’人物, 激成製造‘烏臺詩案’的導火索. 當朝新黨一幇人誣陷蘇軾寫詩攻擊朝廷, 於是蘇軾逮捕入獄. 這時, 王安石已經罷相, 因此對烏臺詩案沒有直接的責任, 但蘇軾畢竟是因爲反對新法而罹禍的, 特別是, 迫害蘇軾的這伙人如李定和舒亶都是王安石一手提拔起來的新黨人物, 因而王安石對這件詩案不能不給予相當的關注. 王安石同蘇軾雖然在政治見解上存在分岐, 但在私人關係上却保持着友誼, 尤其晩年雙方相得甚歡, 在文章學術上更是彼此十分傾服的. 元豊七年, 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 改授汝州團練副使, 蘇軾經過金陵, 專門拜見了王安石, 同遊各寺廟名勝, 談詩說佛, 唱和頗多. 王安石甚至勸蘇軾卜宅鍾山, 與他結隣而居. 在此以前蘇軾與王安石因爭新法, 頗多分岐, 而今二人處境已完全不同, 經過長談, 蘇軾已瞭解王安石當初之用心, 幷得知一些聞所未聞之內情, 所以二人思想已溝通, 感情更爲融洽, 在此別離之際, 蘇軾已悵然不捨矣. 蘇軾離開金陵後, 二人都眷眷於懷. 元豊八年神宗崩, 哲宗卽位. 司馬光爲門下侍郞, 請罷一切新法. 此時蘇軾因主張對新法區別對代而與昔日同黨司馬光發生嚴重衝突. 王安石去世後, 蘇軾代擬了一份勅書〈王安石贈太傅制〉, 對王安石的道德和文章給予了高度的估價. 王安石同蘇軾的關係, 有牴牾、有接近, 情況是較爲複雜曲折的, 他門在對新法改革問題上存在着分岐和爭論, 但未由此演爲互相攻擊, 却王安石晩年保持了友誼, 幷能在學術、文章上相互磨礪和推重.

Citation status

* References for papers published after 2023 are currently being bui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