본문 바로가기
  • Home

오봉(吳鳳)을 찾아서 - 이야기 생산, 유통, 재생산을 중심으로

  • The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al Studies
  • 2012, (20), pp.247-264
  • DOI : 10.18212/cccs.2012..20.012
  • Publisher : The Society For Chinese Cultural Studies
  • Research Area : Humanities >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Chinese Literature > Chinese Culture

youngyeun ahn 1

1한국외국어대학교

Candidate

ABSTRACT

吴凤(1699年—1766年) 字元辉,清福建省平和县人,任台湾清治时期之嘉义通事,死於汉人与原住民的纷争之中。在吴凤传说的早期版本是,如此:吴凤死后变成鬼,在杀害他的人中引发瘟疫。遭受瘟疫的邹人为他建造神殿,像神一样祭拜他。与早期版本相比,一般的说法强调吴凤具有儒家美德、自我牺牲的英雄,并且因为这种德行被整合到当地的信仰系统之中。据说,被流传到现在的关于吴凤的一般说法是以日本学者的记录为首的。1895年,台湾因甲午战争被割让给日本。日本殖民者遭受到台湾原住民的顽强抵抗,经过十年的武力镇压后,日本殖民政府对原住民开始采用比较温和的政策。这时,吴凤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吴凤故事对日本殖民政府维持其「理蕃政策」之正當性有正面的效果。这个「理蕃政策」是照样被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所接受。1987年解除了人类历史上最长的戒严,终于发生了“吴凤事件”,台灣原住民提出几个要求: 一删除国小教科书里吴凤神话,二吴凤纪念园改为台湾原主民族和平纪念馆,三拆除嘉义火车站前吴凤铜像,四吴凤乡还原乡名为阿里山乡。1988年教科书上关于吴凤的故事被删除了。其实早在戒严时期,原主民对吴凤神话就已出现抗议声浪。台湾原主民把吴凤神话看成是种族歧视与文化压迫的一项工具。因此打倒吴凤神话才会成为台湾原主民运动的首要目标。吴凤故事最初收录於韩国教科书的时期是从韩国语教科书第3次改正时期(1975~1983)起。吴凤故事一直再收录於第4次改正时期1984~1989年,到第5次改正时期1990年才被删除了。这个故事是由殖民政府捏造的。但是有被殖民经验的韩国人把'这个殖民谈论没经过过滤就吸收,结果我们把吴凤看成对于如何度过人生这个问题,会给了明确的解答的先觉者,而把原主民看成吃人肉的愚昧无知的对象。

Citation status

* References for papers published after 2023 are currently being bui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