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一個民族, 一個國家, 其社會制度, 經濟形態, 價值觀念, 思維方式, 風俗習慣等無不在其語言中得到反映。 從語言學角度來看, 特別詞彙研究可以說是獲得特定歷史時期社會狀況最敏感, 最迅速的寶庫。本文以20世紀日本漢語會話教材《華語萃編(初集)》爲語料, 通過考察這本書所出現的詞彙, 對反映當時社會文化現象中的衣食住行等問題進行全方位地研究。日本以培養完成1901年大陸侵略計劃所需要的中國專家爲目的, 爲了使日本人能夠靈活運用漢語和適應中國的生活, 在當時的政治、 經濟、 社會中心上海設立了海外漢語教育機關《東亞同文書院》。本論文以1914年完稿, 1916年發行的用北方官話編寫成的《華語萃編(初集)》裏出現的衣、 食、 住等生活面貌爲中心, 探討當時的社會文化現象。 內容整理如下。1911年, 在孫文的辛亥革命和近代化的浪潮下, 受西方文化的影響, 中國的衣食住等方面產生了很大的變化。 這樣的變化, 特別是衣、 食、 住方面, 使得以前的風俗和新的風氣共存下來。衣著生活方面, 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 持續了兩千多年的帝王統治體制瓦解, 中華民國誕生, 國民成了國家的主人。 根據身份來穿戴的嚴格的規定被廢止, 衣服成了國民不顧身份高低, 自由地展現自己個性的手段。飲食生活方面, 在《華語萃編(初集)》附錄的第9課飲食類單詞表中, 由於上海地區的特性, 羅列了近34種關於魚類的詞語和接近20種關於海鮮的詞語。 特別是受當時西方文化的影響, 突出了各種蛋糕、 餅幹、 外國的葡萄酒、 啤酒等酒類、 罐頭等的出現。 但是這本教材是爲了日本人能夠適應中國生活而編寫的, 所以通過教材可以了解到包括一部分中國飲食的外國的各種各樣的飲食文化與日本人的飲食文化共存的事實。住房生活方面, 兩層的洋房和電燈設施, 以及飲用自來水, 乘坐電車等變化, 體現著政治、 經濟、 社會文化中心的上海逐漸西方化的面貌。